10月13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87%,恒生科技指数跌3.42%创新低。科技股普遍下跌,软件股、博彩股跌幅居前,哔哩哔哩跌近9%,赣锋锂业、小鹏汽车、永利澳门跌6%,舜宇光学科技跌超5%,京东集团、快手、百度集团跌超4%;电力股、农产品板块涨幅居前,超大现代涨超8%,华润电力涨超5%。 相关报道恒指年内跌超28% 15万亿市值灰飞烟灭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跌幅已超28%,港股公司合计蒸发市值超15万亿港元。恒生指数年内跌幅可位列该指数史上第二大年度跌幅,仅次于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 市场研究人士指出,当前港股市场已处于非理性下跌状态,未来见底回升需等待A股和美股企稳,A股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但美股仍难言见底。不过,当前港股已在底部区域,因此后市也不必过度悲观。 年内蒸发市值逾15万亿 在年内已经遭受巨大跌幅之下,港股市场延续脆弱表现。受国际冲突、美联储加息、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港股市场在2022年频频受挫。 数据显示,截至到10月12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28%,以此足以位列该指数史上第二大年度跌幅。港股25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42.6万亿港元,相较2021年年末的58.4万亿港元,年内蒸发市值超过15万亿港元。 市值损失最为惨重的无疑是腾讯控股,该股市值年内累计跌幅超过42%,市值蒸发近2万亿港元。此外,阿里巴巴年内累计跌逾37%,市值蒸发略超1万亿港元。 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主要指数一跌再跌,港股市场已无多少下跌空间。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随着指数点位跌回十年前,港股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腾讯等巨头企业跌幅显著,普遍从高位调整超过60%,市场非理性下跌,已经是存在情绪化的影响。他认为,接下来港股市场需要有情绪化修复,并带动估值修复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持续低迷,包括腾讯控股、友邦保险、小米集团和长实集团等在内的一大批港股开始大手笔回购自家股票,在港股市场掀起回购潮。其中,截至10月12日,腾讯控股连续37个交易日进行回购,年内累计回购金额逾200亿港元。郭施亮认为,回购加增持对提振市场有一定的重要性,港股市场需要注入流动性或者打破流动性不足局面,方可缓解港股非理性下跌的走势。 市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特殊时期,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兴证国际分析师田勇认为,港股12日的成交额大幅增加到1128亿港元,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市场主动买盘开始积极起来。最新公布的中国9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1%,保持较高速的增长,说明市场不缺资金,关键在于恢复投资信心。 但信心从哪里来?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从历史上看,港股的走势与A股和美股均高度相关,背后原因在于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基本面由内地经济决定,而流动性受海外市场的影响。 “借鉴历史,未来港股见底回升需等待A股和美股企稳。”海通证券指出,当前港股已经破净,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随着保交楼和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催化A股市场再次开启新一轮上涨,从而对港股形成正向的拉动作用。但是,由于美股难言见底,港股见底企稳可能还需要继续等待,但考虑到港股已经在底部区域,并且A股也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因此对港股不必过度悲观。 美股的底在哪里,可能还是要看美联储。美联储激进加息依然箭在弦上,下次议息会议将在11月1日至2日举行。10月12日晚17时,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在此次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达81.3%,届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接近4%的水平。 不过,田勇表示,美元加息的石头还未完全落地,但不会永远加下去,回顾近几十年的美元息口周期,加息之后是降息,收紧之后是宽松,凭空创造的货币一定要花出去换成真金白银,而不是因在其内部制造通胀。短期快步似乎还停不下来,但明年上半年慢下来的概率较大。他认为,当前港股市场总体仍在低位,有很多低估值、有成长并且股息也较高的公司,这在市场高位时是难以获得的。(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食品招商 http://www.2ce.com.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