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充值 上海挣钱,上海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这是网友对于上海高消费的一种调侃。其实外地人在上海,最大的一笔开销可能是租房。不管你是来上海打工还是来上海创业,你都要面临租房的难题。 如果我们只是打工,那么只需要租赁一个住的房间就够了。如果我们是创业,那么可能要租两个地方,一个用来居住,一个用来做生意。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外地人,只要睁开眼,我们就欠了房东一笔钱。如果一天没有收入进账,那么我们可能还可以接受。如果一个月都没有进账,那么任何一个人都会焦虑的。如果是两个月都没有进账呢?焦虑感可以想象得出来。 从目前来看,上海有一批打工人和店铺的老板已经超过2个月没有收入进账。部分小区在3月中旬就已经封控,到了今天依然没有解封,封控时间已经达到了两个半月。 早在2020年2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就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86.5%的企业在疫情的冲击下,影响严重。还有接近30%的企业主表示影响特别严重。受访的企业中,接近90%的企业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 转眼间,上海的部分店铺停业时间正在往3个月左右进发,这意味着很多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已经到了干涸的地步,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注定有一些店铺老板要关门转让了。 相对于小微企业的窘境,在上海的打工人可能会好一点,因为就算彻底失业,没有一分钱的进账,自己也只是需要支付房租和吃饭的费用就行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员工是可以在家上班的,比如说程序员,他们不一定非要到公司才能工作。只要家里有网络,有电脑,就可以实现远程办公。 是什么导致了小微企业的老板抗风险能力弱于打工人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租和员工工资。我们以上海黄浦区一间30平米的时装店为例,每个月的房租就高达2万元,目前停业两个半月,在不算员工工资的情况下,净亏损5万元的房租。 请注意,这只是房租的损失。店里还压了一大批冬季的服装。转眼间夏天已经到来,这批冬装也要冬眠在仓库里了。可是它们也占用了一笔资金,这让本来就没有营业收入的小店一步步陷入困境。 可能会有人表示,怎么刚开始亏钱就开始哭穷了?赚钱的时候怎么不说话呢? 部分网友有这样的心理也很正常,可是这些小老板们赚钱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运气很好,而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来开店的。试想一下,假设一间30平米的小店交给你,你卖什么才可以够本呢? 如果店铺在三四线城市,恐怕卖什么也是亏钱。幸好这是在上海,商品才有了溢价,可以在生意好的时候赚一点钱,不过收入是有限的。 这还只是面积只有30平米的小店铺,如果是面积几百平米的店铺呢? 有个老板在上海新开的一家商场里开了一家理发店,仅仅每个月的房租就要20万元左右,如果加上员工工资以及其他成本,需要做到60万的营业额刚刚够本。 现如今,店铺已经停业两个多月,老板净亏损数十万元。 通过对于粉丝需求的整理,我也发现目前上海的小店铺老板目前最大的压力来源还是房租。因此我已经在昨天试图在文章里呼吁上海的房东们可以给商铺或者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减一点房租。 呼吁发出之后,很多网友表示了赞同。不过也有一些房东站了出来,诉说了自己的难处。 房东表示,我们也想给租客减租,可是我们也要还房贷,压力也是很大的。 我们也理解房东现在所处的困境,因此,只能说如今上海的房东给租客减租是情分,不给租客减租是本分。 还有一些房东实际上是“二房东”或者“三房东”,他们就指着从房租的差价中赚一点钱呢,不减租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看到这里的房东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给租客适当程度的减免。 举个例子,假设你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并不指望房租发家致富,那么完全可以给租客减免两个月的房租,让租客的压力也减轻一点,租客也就不会轻易退租,自己也不用再去寻找新的租客。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情况,很少有人敢在上海租新的店铺来发展,毕竟风险与回报很难成正比。留住老租户反而是一种增收的手段。 如果房东自己本身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困难不大,那么房东可以试着给租客减免一定比例的房租,比如:连续三个月的房租减免1/3,三个月实际减免的租金就是一个月的房租费用。通过这种逐月分摊的方法既减轻了租客的压力,也减轻了自己的现金流压力。 如果房东资金也比较紧张,又不愿意让租客退租。至少要关心一下自己的租客,看看有哪方面的困难,自己也可以象征性地给租户发一些红包,让他们感受一下房东的温暖。 目前的上海正在有序复工,希望各位房东都可以勇于站出来,不要让租客倒在黎明之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