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京口百科网 2022-01-28 450 10

以“毒”闻名的小城 人人都爱“玩命”

河豚可爱吗?

圆鼓鼓,可爱,但有毒。

一粒米,约重5毫克,

而河豚体内毒素0.5毫克,

就能使人丧命。

虽然现在人工繁殖的河豚已无毒素,

在人工培育成功前,

有那么一座江苏小城,

偏偏不怕这毒,

靠一只只河豚,闯出了江湖名号。

江阴,

自古爱吃河豚。

在这个江苏小城,

人们馋了,

会备好一块小铜钱,

放到店主的餐桌上。

为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吃河豚,

鱼入锅后,

掌勺的得先给灶王老爷敬柱香,

而毒性最强的内脏不会乱扔,

都集中埋在自家的地里。

传说,

苏东坡在当地任职期间,

到一位厨妇家吃河豚。

席间,诗人只顾埋头大吃,

却一言不发。

妇人以为自己的厨艺,

入不了大美食家的眼。

直到吃完放下筷子,

苏东坡竟大喊了一句,

“也值一死!”

于是,江阴流传开一句话:

“拼死食河豚”。

当时渔民家,

家家吃河豚,

户户烧河豚。

特别是每年春天,

河豚会从大海游到长江产卵,

身上的脂肪和大海盐分,

在这期间被大量消耗,

到达江阴这块产房时,

最是美味无比。

苏轼便是被种了草,

才吟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的佳句。

在粮食不足的岁月,

甚至成了渔民的主食,

到处都是会烧河豚的师傅。

明代的《本草纲目》里,

便有着江阴人吃河豚的记载。

多年来的“拼命”经验,

使得江阴获得了,

收购、供应河豚的允许。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

江阴就是“长江沿岸的河豚特区”。

江阴人不怕死的精神,

是骨子里就有的。

满清入关的时候,

江阴全县拒不剃发,

遭到了数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即便物资早已匮乏,

仍坚守了六十多天。

有着17万人的江阴老城,

最后只剩下53人。

男子汉们拼尽全力,

平均每人干掉一个敌人。

让前来攻城的24万清军,

付出了7.5万条生命的代价。

战败后女人投河,

老人儿童则自焚。

此后的131年,

江阴将刚烈进行到底。

用不应举不当官的方式,

一直无声地对抗清王朝。

江阴人可不是莽撞“拼命”的,

去毒技术代代相传,

多年前便成立了河豚安全烹调研究组。

河豚的安全食用操作标准,

厨师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考试,

也逐步规范起来。

早在1990年,

我国卫生部就明确规定,

河豚不得流入市场,

江阴地区除外。

河豚的灵魂,

在于河豚味,

河豚味,

则来自于河豚肝。

听说这肝入口即化,

其口感之美妙难以言喻,

唯有用“西施肝”,

才能形容它的鲜美滑嫩。

但这却是河豚最毒的部分。

就算只有一点血丝没有清除干净,

也会让人一命呜呼。

至今,每年吃河豚中毒的人,

依然前仆后继。

2003年西安发生连续中毒案,

8人中有两人死亡;

2004年广州7人中毒;

2006年香港4名内地船员中毒……

起锅的时刻,

不但决定了是否美味,

还事关人命。

这可难不倒江阴人。

传统的江阴烧法是铺油烧把毒性分解。

锅内不放油,

直接将河豚肝放到锅内熬,

熬久了,油就苦了,

熬得不够则肯定有毒。

近年随着规模化养殖,

河豚毒素大大减少,

更多厨师涉足烧河豚的领域,

现在河豚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

但是江阴人的河豚去毒技术,

依然为业内津津乐道。

以前为了食客的安全,

烧河豚的师傅有着一个行规,

河豚上桌前厨师必须吃第一口。

10分钟后如果没事,

河豚才可以上桌。

这个总爱“玩命”的小镇,

非常不江南,

就连方言也全然没有半点甜糯。

民间甚至有谚曰,

“宁与苏州人吵架,

不与江阴人讲话”。

江阴人邻里间的话家常,

声音较粗犷豪迈,

所以来言去语之间,

听起来如吵架一般。

或许正是因为江阴人刚烈的文化性格,

才能将如此危险的河豚玩转成自己的特色。

有机会不妨到江阴来拼拼命,

领会一下什么是,


布拉芙夫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京口百科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京口百科网 X1.0

微信扫描